2016年3月7日,课题组工业固废资源化方向的张伟博士生日前在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文章“Structural study of a lead (II) organic complex‐a key precursor in a green recovery route for spent lead‐acid battery paste”(2016, 91: 672~679)。文章详细阐述了硫酸铅在基于柠檬酸湿法回收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结构。
研究发现,不同pH条件下所生成的前驱体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均有显著的差异性。在强酸性pH条件下生成的晶体外观为具厚度的片状结构,在弱酸性pH条件制备的晶体呈现杆状。由分析可知,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的前驱体在形状、粒径等方面均存在极大的差异,也揭示了两种前驱体存在不同微观形貌的原因。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揭示基于柠檬酸回收废铅膏制备得到不同前驱体结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
|
上一篇:课题组在RSC Advances上发表文章 下一篇:课题组在Constr. Build. Mater.上发表文章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