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网站因原.net.cn后缀域名被盗,

赤泥综合利用实验室
当前日期:
English
新闻中心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围:
站点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祝贺许琪博士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上发表论文
新闻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06/19 11:31:07    收藏此页

20201月,课题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磷形态对二沉池出水中磷去除影响的研究成果(Qi Xu, Keke Xiao*, Hui Wang, Qiongxiang Wu, Sha Liang, Wenbo Yu, Huijie Hou, Bingchuan Liu, Jingping Hu, Jiakuan Yang*. Insight into effect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phosphorus speciations on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in secondary efflu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 27: 11736-11748.)。该论文以华中科技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博士生许琪为第一作者,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杨家宽教授与肖可可副教授。

随着对污水处理厂磷排放标准的提高,深度除磷及其效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论文通过选取武汉市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混合)与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研究不同进水初始磷含量对二沉池出水后高效澄清池工艺的混凝-絮凝除磷效果影响。利用响应表面法对二沉池出水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ationic PolyacrylamidePAM)与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PAC)的投加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共同投加阳离子型PAMPAC,且其投加量分别为3 mg/L25 mg/L时,总磷去除率最高为68.26%;对于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当PAC投加量为50 mg/L时,总磷去除率最高为85.52%。并提出了一种二沉池出水中无机磷-有机磷形态的分类方法(R = 0.915p < 0.05),比常见的溶解性磷-颗粒性磷的磷形态分类方法(p > 0.05)更能有效评估不同混凝/絮凝剂对二沉池出水的除磷效果。进一步通过化学分析与液态31P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得出,阳离子型PAM主要去除包括膦酸酯和正磷酸单酯等有机磷,而PAC主要去除以正磷酸盐为主的无机磷。


全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356-020-07774-9



上一篇:祝贺王俊雄博士在电化学期刊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上发表论文
下一篇:祝贺许琪博士生在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论文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赤泥综合利用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鄂ICP备08100825号  


 电话:027-87792207 传真:027-87792207  地址: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