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课题组在Chemosphere上发表了研究性论文“Keke Xiao, Na Li, Changzhu Yang**, Yuwei Zhu, Zecong Yu, Wenbo Yu, Sha Liang, Huijie Hou***, Bingchuan Liu, Jingping Hu, Jiakuan Yang*. Deciphering the impacts of composi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n sludge dewaterability: An often overlooked role of amino acids, Chemosphere, 2021, 284: 131297”。该论文以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肖可可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李娜硕士生为论文的第二作者,杨家宽教授、杨昌柱教授和侯慧杰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目前超声、热、臭氧和酸/碱调理等预处理方式常用于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下污泥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污泥脱水性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调理方式后污泥中氨基酸含量与污泥脱水特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核心氨基酸为三种亲水性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在污泥中分别外加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均显著增加了污泥液相中亲水官能团C=O和C-OH的比例。利用扩展DLVO理论计算,三种氨基酸均使污泥絮体间的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能增加,污泥颗粒之间的排斥作用增强,导致污泥脱水性能恶化。这项研究强调了氨基酸在污泥脱水中的重要性,氨基酸在污泥胞外聚合物组成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1.131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