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课题组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了研究性论文(Zecong Yu, Mei Sun, Keke Xiao, Sha Liang, Huijie Hou, Wenbo Yu, Jiakuan Yang,Changes of phosphorus species during (hydro) thermal treatments of iron-rich sludge and their solubilization mediated by a phosphate 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2, 838: 156612)。该论文以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于泽聪、孙玫硕士生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肖可可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2021年公布的最新影响因子为7.963。
本论文系统地评价了原污泥和富铁污泥在不同温度下制备得到的热解炭和水热炭中,磷的溶解种类和效果的差异。制备温度的升高和铁的存在促进了热解炭和水热炭中磷的积累。将热解炭和水解炭与溶磷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一起培养30天后,发现铜绿假单胞菌显著促进了低温合成的热解炭和水解炭中磷的溶解。固相和液相中不同磷种类的质量平衡表明,NaOH-P是热解炭固相溶出的主要磷种类,HCl-P是水热炭固相溶出的主要磷种类。考虑植物对磷的可利用性,在100℃下富铁污泥制备得到的水热碳具有最高的磷回收经济效益。这项研究可以为生物炭再利用提供新的思路,也表明了铜绿假单胞细菌在污泥溶磷应用中的重要性。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2037093?via%3Dih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