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至31日,课题组杨家宽老师和蔡瑞博士以及卞士杰博士生参加了在陕西杨陵杨凌农科田园酒店举办的“第三届可持续固体废物处理与管理国际会议(3rdSWTM)”,该会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为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协同发展,助力深入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此次会议主要关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前沿生物技术,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工程师和其他管理人员,全面交流固体废物处理和管理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品等重要成果,以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次会议的会议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有机废弃物制备生物能源、燃料和化学品/生物化学品、矿业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固体废弃物好氧堆肥及污染控制、有机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及其应用、城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和纳米技术及其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课题组杨家宽教授在分会场做了题为“Prospect and challenge of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sewage sludge”的英文口头报告,介绍了课题组从污泥中进行磷回收的相关工作,对比传统的直接从污泥中进行磷回收,课题组通过从脱水污泥的焚烧灰或热解炭中进行磷回收,其效率和成本都有显著的优势,为污泥磷回收的工艺和技术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蔡瑞博士在会议的研究生专场中做了题为“Study on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biosafety of sheep manure compost under low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的报告并获得了优秀报告奖,他的研究发现通过降低堆体初始含水率可显著提高羊粪堆肥发酵效率,提升堆肥产品腐熟度,还能提高堆肥产品的生物安全性。卞士杰博士生也在研究生专场中做了题为“Occurr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landfill leachate at different landfill ages”的口头报告,介绍了基于FPA-FTIR对不同填埋龄的垃圾渗滤液中微塑料的赋存进行了调查,发现微塑料的丰度相比于使用传统的ATR-FTIR,微塑料丰度检出提高了2个数量级,而且在未封场的垃圾渗滤液中,微塑料的丰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在填埋场封场后,渗滤液中的微塑料丰度快速下降。
本次会议使得参会人员与众多国内外可持续固体废物处理与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拓展了视野,开阔了思路,对后续课题组相关方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