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环境领域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在线发表了课题组关于医疗废物处置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成果(Yunchang Ding, Qiuxia Zou, Zeguo Yang, Sha Liang, Huijie Hou, Wenbo Yu, Yufei Yang*, Huabo Duan*, Jiakuan Yang. Uncovering the future environmental burdens of medical waste disposal in China and mitigation pathways.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15 (2025): 108116)。该论文以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丁韵畅硕士生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段华波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作为环境科学与资源管理领域的权威期刊,2024年公布的最新影响因子为11.2。

医疗保健设施的快速扩张在实现与健康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管理不断增长的医疗废物 (MW) 量对世界各国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本研究进行了比较生命周期评估,以评估中国范围内各种 MW 处置途径的环境影响和成本。特别关注碳排放强度,以及国家层面的总排放量估计和预测。结果表明,灭菌与废物能源回收(WtE)技术相结合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平均为 568 (±71) kg CO2当量/吨 MW。相比之下,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发电组合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如果考虑到地方政府补贴,利润达到每吨 155 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到 2036 年中国与兆瓦级处置相关的碳排放量预计将达到约 250 (±13) 万吨的峰值。然而,通过有效的管理和重大的减排努力,到 2050 年,与正常情况相比,这些排放量可以减少高达 78%。

本研究首次全面收集和分析了中国多个兆瓦级处理设施的生命周期数据,并进行了比较LCA,量化了兆瓦级在不同处理途径下的环境影响、碳排放和盈利能力。在评估的3种MW处理途径中,将灭菌与WtE技术相结合的途径B表现最佳,碳排放最低,环境影响显著降低。对于土地有限和兆瓦增长迅速的地区,焚烧仍然是可行的,但应该逐步淘汰,转而采用热电联产设施和更可持续的技术,以减少长期排放。中国的地区差异表明,兆瓦处置排放集中在广东和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2022年全国排放量为1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突出了有针对性战略的必要性。电力部门脱碳在减少兆瓦处理排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正如CPS情景从2022年到2050年避免61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所证明的那样,将能源密集型过程过渡到低碳电网可以实现显著减排。强化的最终处置策略(LLR+CR情景)和源头减排措施进一步强调了减排的潜力,到2050年,每年分别减少22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和2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1344924007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