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分离洗涤 概述
铝土矿溶出后的赤泥浆液由铝酸钠溶液和赤泥组成,必须将二者分离以获得符合晶种分离要求的纯净溶液。分离后的赤泥要经过洗涤,尽可能减少以附液形式损失于赤泥中的Na2O和Al2O3。目前大多数氧化铝厂采用沉降槽分离和洗涤拜耳法赤泥。分离沉降槽底流一般经4~7次反向沉降洗涤,弃赤泥中Na2O的附液损失一般为干赤泥量的0.3~1.8%。当拜耳法赤泥还要烧结法处理时,洗涤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例如经沉降槽分离后,进行3~4次反向沉降洗涤,再经过一次过滤,即可使赤泥含水率由70%以上降低到45~50%,以保证烧结法生料浆的水分低于40%。
沉降槽的洗涤效率取决于洗涤次数、洗水量和赤泥附液中Na2O浓度。增加洗涤次数就将增加洗涤槽的数量,增加设备投资;增加洗水量则会增加蒸发水量,蒸发费用增大。
拜耳法赤泥分离洗涤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 赤泥浆液稀释 溶出后的浓赤泥浆液用赤泥洗液稀释,以便于沉降分离,并满足种分对溶液浓度和纯度(SiO2含量)的要求。 2. 沉降分离 稀释后的赤泥浆液送入沉降槽,以分离出大部分溶液。沉降槽溢流(粗液)中的浮游物含量应小于0.2g/L,以减轻叶滤机负担和减少操作费用。 3. 赤泥反向洗涤 将分离沉降槽底流进行多次反向洗涤,将赤泥附损失控制在工艺要求的限度内。 4. 粗液控制过滤 经控制过滤浮游物含量低于0.02g/L的精 液,送往种分工序。控制过滤一般采用叶滤机,美国则是采用一种固定床砂滤器。 (注:摘自《氧化铝生产工艺学》 中南工业大学 杨重愚 主编)
|
 |
|
上一篇:泥堆场的防渗设计及选材 下一篇:赤泥介绍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